您好,欢迎光临贵阳家装建材商城!
客服中心
广告洽谈:
如果有一个形容词可以形容室内设计师
2011-7-7 20:49:41
如果有一个形容词可以形容室内设计师…那就是尴尬!

在过去,中国并没有“室内设计师”这个职业。即使在1999年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代码表》中对于室内设计也只用了“室内装饰设计人员”概括了事。所以如果你很不幸地和我一样进了环艺专业而且混进这一行,那你只能和我一样对此感到尴尬。

我不知道装饰行业发展了多长时间,反正80年代时,装饰行业叫新兴行业,到了现在21年纪,还叫新兴行业。也就是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一切就变得很好理解了。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你进这一行要评职称,只能在“工艺美术师”或者“建筑师”这两个跟室内设计没有关系的名称中选一个;因为它是新兴的,所以你要承受着没有底薪、没有设计费,只能依赖收取提成的悲惨生活。除了一部分从事公装工程的设计同行外,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其说自称室内设计师,我觉得叫包工头更好听点,因为包工头的名声比设计师好多了,它象征着你过着腰缠万贯、醉生梦死的生活。也可以称自己是装修佬或者泥水佬,因为它至少表示你还有一技傍身。而称自己是室内设计师,那只能表明你自己是一个毫无生活保障的人,严格点说是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

为什么室内设计师,特别是家装行业的室内设计师的地位会如此一落千丈呢?
1、家装行业的老板或者经营方多数都不是设计师出身的。如果说很多公装公司的老总都是从技术底层一级一级爬上来的话,那么家装公司的老板却是纯粹的生意人。所以在很多老总的心目中,基本就没有设计应该是一种单独服务项目的概念。设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业务手段,而且仅此而已。在早些年,工程的利润足以支撑他们聘请常年设计师的工资费用,所以,这个矛盾并不突出。但是近年来竞争激烈,设计师的人工费用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在工程外包给装修队的大背景下,设计师的人事费用支出从工资制改为底薪加提成,继而变成纯提成制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竞争意识差。自2004年里起,业界就有一个“海峡两岸室内设计大赛”,目的是想邀请港、澳、台以及大陆地区设计师参赛较量,挖掘新一代室内设计人才。现今国家对这些比赛可是越来越认可的,但据我所知国内关注类似比赛的家装设计师少之有少,他们都不曾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总是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那么这样的话国内室内设计师的地位又怎样能得到提高?竞争才能使人进步,一个行业的兴衰不在于有多少的新血加入,而是在于怎样从一个发展阶段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海峡两岸室内设计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现平台,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抓得住机会?

3、在装饰行业发展火爆的年代,使得很多大学学院投入了“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急需人才”的教育大战。正常来说,一个设计师在入读室内专业之前就必须拥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因为美术功底是一种基础修养,短则四五年,长则十几年,无法速成。但是在社会急需的大背景下,学生是不是有功底,学校是不是有师资就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所以室内设计这个本属美术类学院授课的专业从各种师范学院、理工学院应运而生,大家乐此不疲地向社会输送着大量的“人才”,使得整个装饰行业的水平被稀释后急剧下降。所以如果你现在看到一个设计师不懂手绘是很正常,而不懂得手绘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这个设计师根本没有受过美术基础教育。

4、设计工作弱智化。市面上大把傻瓜式设计软件,只要你输入室内框架,电脑就能自动生成立面,再调入几个家具模块,就完成设计工作了,然后还懂得自动输出各种详图。室内设计师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业务员和工程中介,整天穿梭在楼盘中,狂打从售楼处买到的业主电话,再把千遍一律的设计和残缺不全的优惠预算交给业主,到手后再根据装修公司的提成多寡决定交给谁签约。你说还要设计师来做什么?既然没有设计成分,当然也没有收取设计费的理由。错误的年代,免费设计成为了一种错误必然。然而这种必然对被稀释的部分又构成了沉重的打击,所以有能力的人更多选择离开此行,同时有意加入者也望而却步。在前程无望,后无继人的情况下,设计师行业将在不青不黄中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